1 试验材料及方法
试验材料为Fe3Al金属间化合物和18-8奥氏体不锈钢。其中Fe3Al是经过真空感应炉熔炼后制成的板材,化学成分和热物理性能见表1。采用线切割方法将Fe3Al和18-8不锈钢分别切成100×20×20mm3和100×20×8mm3的待焊试板。
焊前首先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方法将Fe3Al和18-8钢待焊试板表面的铁锈、杂质和氧化膜去除。然后将两试板迭合在一起,放入WorkhorseⅡ型扩散焊设备的真空室中,上下表面各放置一片云母,以防止试样与压头的粘结。焊接过程中采用电阻辐射加热,扩散焊工艺参数为:加热温度1000~1080℃,保温时间15~80min,焊接压力15MPa,真空度4.0×10-4 Pa。
焊后采用线切割方法从试件上切取Fe3Al/18-8扩散焊接头并制备成金相试样,用王水溶液进行腐蚀。采用JXA-840扫描电镜分析Fe3Al/18-8扩散焊界面附近的结构特征;采用JXA-8800R电子探针(EPMA)分析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成分;根据布加科夫(B.E.Eyrakob)提出的元素扩散距离与时间之间的抛物线规律研究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生长规律。
表1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热物理性能
化学成分 (质量分数, %)
Fe
Al
Cr
Nb
Zr
B
Ce
80.2
15.7
1.5
2.1
0.3
0.1
0.2
热物理性能
结构
有序临界温度
T /℃
杨氏模量
G /GPa
熔点
T /℃
热膨胀系数
α /10-6·K-1
密度
ρ /g·cm-3
抗拉强度
σb /MPa
伸长率
δ (%)
硬度
HRC
DO3
540
140
1540
11.5
6.7
455
3
≥29
基金项目: *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50375088),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Y2003F05)
2 结果与讨论
2.1 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组织结构
Fe3Al与18-8钢扩散焊时,在工艺参数(T,t,P)和浓度梯度的综合作用下,母材中的元素不断向接触界面扩散。当达到一定浓度时,元素之间发生扩散反应,在接触界面附近形成具有不同于母材组织结构的扩散反应层。图1示出不同工艺参数下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特征。
试验材料为Fe3Al金属间化合物和18-8奥氏体不锈钢。其中Fe3Al是经过真空感应炉熔炼后制成的板材,化学成分和热物理性能见表1。采用线切割方法将Fe3Al和18-8不锈钢分别切成100×20×20mm3和100×20×8mm3的待焊试板。
焊前首先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方法将Fe3Al和18-8钢待焊试板表面的铁锈、杂质和氧化膜去除。然后将两试板迭合在一起,放入WorkhorseⅡ型扩散焊设备的真空室中,上下表面各放置一片云母,以防止试样与压头的粘结。焊接过程中采用电阻辐射加热,扩散焊工艺参数为:加热温度1000~1080℃,保温时间15~80min,焊接压力15MPa,真空度4.0×10-4 Pa。
焊后采用线切割方法从试件上切取Fe3Al/18-8扩散焊接头并制备成金相试样,用王水溶液进行腐蚀。采用JXA-840扫描电镜分析Fe3Al/18-8扩散焊界面附近的结构特征;采用JXA-8800R电子探针(EPMA)分析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成分;根据布加科夫(B.E.Eyrakob)提出的元素扩散距离与时间之间的抛物线规律研究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生长规律。
表1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热物理性能
化学成分 (质量分数, %)
Fe
Al
Cr
Nb
Zr
B
Ce
80.2
15.7
1.5
2.1
0.3
0.1
0.2
热物理性能
结构
有序临界温度
T /℃
杨氏模量
G /GPa
熔点
T /℃
热膨胀系数
α /10-6·K-1
密度
ρ /g·cm-3
抗拉强度
σb /MPa
伸长率
δ (%)
硬度
HRC
DO3
540
140
1540
11.5
6.7
455
3
≥29
基金项目: *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50375088),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Y2003F05)
2 结果与讨论
2.1 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组织结构
Fe3Al与18-8钢扩散焊时,在工艺参数(T,t,P)和浓度梯度的综合作用下,母材中的元素不断向接触界面扩散。当达到一定浓度时,元素之间发生扩散反应,在接触界面附近形成具有不同于母材组织结构的扩散反应层。图1示出不同工艺参数下Fe3Al/18-8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特征。